English

“录之者尚有人”

2004-03-07 14:26:00 来源:博览群书 戴 逸 我有话说

尽多日之力,我匆匆地读了来新夏先生的新作《清人笔记随录》,它将我引进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知识境界,大则国计民生,军政要事,典章制度以及经史议论,科场掌故,风土人情,园林佳胜,里巷习俗,世态炎凉,直到谈狐说鬼,脂粉灵怪,因果报应。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生活中的众生相,毕呈于眼前,绘声绘色,光怪陆离,包含

了巨大的信息量。我以前也读过不少笔记,但从来没有这样一下子集中接触到如此巨大的数量。来新夏先生此书著录的笔记作者有一百四十余人,有的作者所写笔记有两三种,甚至五六种之多,因此全书谈到的笔记总数将近二百种。清代笔记数量很多,二百种远未囊括清代所有的笔记,但数量已是洋洋大观,可称是清代笔记的渊海。

笔记在我国古代著作中是一种特殊的体裁,传统书籍的分类中并无笔记一类,因其内容庞杂,界划不清,经史子集,不知分属何类。有的笔记入杂史类,如冯 《见闻随笔》、杨捷《平闽记》,《四库全书》皆入于史部杂史类;有的笔记可入地理类,如高士奇《金鳌退食笔记》、吴绮《岭南风物记》、方式济《龙沙纪略》、厉鹗《东城杂记》,《四库全书》皆入于史部地理类;有的笔记可入儒家类,如程大纯《笔记》、范尔梅《读书小纪》,《四库全书》入于子部儒家类;有的可入小说家类,如王 《新世说》、钮?《觚?》、吴陈琬《旷园杂志》,《四库全书》皆入子部小说家类。更多的笔记则归于杂家类。笔记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内容杂,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,兼收并蓄,无所不包,凡无法按内容界划分类的,都可以归进子部杂家类。因此,我们在《四库全书》子部杂家类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“笔记”,如:顾炎武《日知录》、姜宸英《湛园札记》、王士祯《居易录》、《分甘余话》、张贞生《唾余随录》、张文炳《公余笔记》、高士奇《天禄识余》、徐昂发《畏垒笔记》、谈迁《枣林杂俎》、张尔岐《蒿庵闲话》、宋荦《筠廊偶笔》、陆廷灿《南村随笔》、魏裔介《佳言玉屑》、赵吉士《寄园寄所寄》、黄叔琳《砚北杂录》等等。这些笔记,体例不一致,价值有高下,有论有叙,或庄或谐,《四库全书》都把它们纳入子部杂家类;并且,条分缕析,谓:“杂之义广,无所不包……以立说者谓之杂学,辨证者谓之杂考,议论而兼叙述者,谓之杂说,旁究物理,胪陈纤纤者谓杂品,类辑旧文、涂兼众轨者谓之杂纂,合刻诸书,不名一体者谓之杂编,凡六类。”?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子部杂家类?某种笔记,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类法去寻找,真不知道该在何部何类中去搜检。

大多数笔记篇幅短小精悍,每则记叙,长则数百字。少则几十字,简单明快,很少千字的文章,更无万言书。史梦兰叙述自己写作《止园笔读》的情形:

园居无事,惟以卷帙破寂,偶有所触,辄赫?记之,以备遗忘。客至则藉为谈柄,读书快意,则相呼浮一大白。遇有以杂事、异词、琐语相告,可以资劝惩、广见闻者,亦收拾缀辑,付之毛生,积久成帙,遂亦忘其为我谈、为客谈、为今人之谈、古人之谈,而概之为笔谈云。(见本书第372页)?

大多数笔记都是在这种环境、心态中,兴之所至,随笔书写,情意率真,较少做作,故多清新可读。读笔记,就像是听讲有趣的故事,展现情节,生动曲折,跌宕起伏,描写人物,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,可以增加历史和生活的知识,又可以得到艺术的享受,许多笔记都是上佳的文学作品,如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、张潮的《虞初新志》、梁绍壬的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等。

笔记中所记保持较多的真实性,因为作者或闲居自娱,或消愁解闷而作笔记,无心沽名传世,亦非刻意著作,故无所避讳,无所顾忌,无所掩饰,能透露某些真实情况和真实思想,比起官方史书更加可信。如嘉庆十八年,河南滑县天理教抗清起事,史载滑县知县强克捷死难,清廷优礼褒恤,赐谥立祠,但在张昀的笔记《琐事闲录》中却有不同记载:

  封丘邑侯全大令福与强公?指强克捷?戊辰通谱。强公逃至封署,拟为恢复计,比闻滑邑既失,公之眷属已阖门遇难,即欲自尽。全大令再四阻之,且百计防范,所以潜居二十余日迄无知。及恤典既下,全不得已,始具宴邀强公痛饮。二更后,延至花厅,将衣裳棺椁妥为料理,握手拜别,强公乃从容捐躯。吁!亦悲矣。(见本书第381页)?

尽管张昀对强克捷充满了同情,但毕竟写出了事情真相。原来强克捷并未慷慨殉节,而是逃到封丘县,躲藏二十多天。等到朝廷封恤令下,他无法再在人世露面了,才不得已自尽。当然,笔记中所记内容,因为信笔所写,作者或未能核实,或有传闻失实或记忆有误的地方,甚至还有故意造作赝品的笔记,如记载太平天国的《江南春梦庵随笔》与《?血丛钞》二书,是并不了解太平天国内部情形者所写的做伪之书,已由罗尔纲和祁龙威两位先生考证阐明,来新夏先生也将此两部伪书剔除,没有放在本书之内。

笔记最重要的功能是补正史之不足,历史上很多大事为正史所不记或少记,笔记作者常能据其闻见,透露更多的信息。如朱子素《嘉定县乙酉纪事》,记载清兵下江南,三屠嘉定城,“直书北兵淫掠屠戮之惨状,无所忌惮”(跋文,见本书第115页),城内外死者二万余人;王家桢《研堂见闻杂录》记载清初科场、哭庙、奏销、通海、庄氏史案几次大狱,惩治严酷,罗织极广;萧?《永宪录》记雍正朝史事,详于雍正杀弟和年羹尧、隆科多事件。邓之诚先生赞其为信史,说:“使多得类此之作,史之征信,为不难矣,而惜其不可得也。”(邓之诚跋文,见本书第242页)陈昙《邝斋杂记》、薛福成《庸庵笔记》记载抄没和?之家产,可比较其详略异同。叶梦珠的《阅世篇》、钱泳的《履园丛话》记载田价、米价、银价以及其他物价之涨落,可以了解清代的经济和市场情况;王韬《瀛?杂志》、畹香留梦室主《淞南梦影录》记载鸦片战争上海开埠后之经济繁华、风俗奢靡;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、顾禄《清嘉录》、陈作霖《凤麓小志》记载扬州、苏州、南京的风土人情、园林胜地;张祥河的《关陇舆中偶记编》叙述北京宣南诗社结社的始末;昭 的《啸亭杂录》对朝政国事,耳熟能详,娓娓而谈,如数家珍,可当作康雍乾盛世的别史阅读,其中所谈的很重要历史情况是官书和正史难以见到的。

来新夏先生是史学大家,勤奋治学,见闻广博,识断精审。他写作此书,有长期的积累,平日读书,时有所得,笔录整理,已积稿成帙,不意十年浩劫中,投之祝融,悉遭焚毁,痛心饮恨,情难自已。但来先生壮志不灰,理念常青,深自激励,愈挫愈奋,重理故业,几乎从头做起,使我想起明清之际史学家谈迁稿件被窃,重新写作的故事,其执着追求之心志,令人感佩。“文革”以后,来先生的作品更加成熟、更加繁富,《清人笔记随录》即是其中的一种。他研究清人的笔记,大力考证其作者,详尽介绍其内容,精心甄别其版本,还有许多别具新见的评说议论,足以窥见作者的功力与识断。例如,李慈铭诋刘献廷的《广阳杂记》,“糅杂无序,大率浅谬”,来先生不以为然,为刘献廷辩护,称此书“识见甚新颖可喜,他的厚今求实之说是当时不可多得的高论”(见本书第156页)。而李慈铭为人狂傲怪僻,他所写《越缦堂日记》,读书甚广,多有新论,亦为人诟病,鲁迅先生即评其“做作”,而来新夏先生对李慈铭的《梦庵游赏小志》评价颇好,称其“文笔优美,清新细腻,可当游记美文读”(见本书第413页)。可见,他评论作品,能够分别对待、客观地做出评价判断,而不是人云亦云,一笔抹煞。他对上乘的笔记,评价甚高,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“精于考证”;王庆云《石渠余记》“信而有征”;薛福成《庸庵笔记》“涉笔谨严”;方式济《龙沙纪略》为“舆地不可少之本”;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“远胜他书”;姚莹《康 纪行》为“近代探求新知者”;刘玉书《常谈》“剖析事理,独具一格……不得以其无所知名而忽其论述”。寥寥几个字多能洞中肯綮,令人信服。

对于一些名人所写的名作,来新夏先生也不是盲目推崇,而是实事求是指出其缺点,如梁绍壬的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是清代畅销海内的著名笔记,读者甚众。来先生虽然也推重此书采择广博,雅善诗文,但批评它“格调不高,内容芜杂”(见本书第314页);焦循是清代中叶著名学者,但所写笔记《忆书》也受到了来先生的批评,说其书帖部分“尚可资考证”,“其他各卷类多怪诞不经之事,或语涉因果报应,似不足以与焦氏著作之林”(见本书第273页)。又如高士奇的《天禄识余》也是一部著名的笔记,来先生评其掇拾前人牙慧,并无新见。

来新夏先生对笔记作者的考证,版本的介绍,钩沉索隐,甚见功力。如《阅世编》的作者叶梦珠,本不知其生卒年,来先生从《阅世篇》的《金伯固先生》一文中获知明崇祯七年(1634年)金伯固设塾于上海城南,叶梦珠前往就读,叶时年十四岁,因考见叶梦珠当生于明天启元年(1621年)。《阅世篇》中又记载了康熙三十年以后事,因推知叶梦珠活到十七世纪九十年代,享年七十多岁。又笔记《溃痈流毒》辑集有关鸦片战争之文献,本不知辑者为谁,书中有鹤间评语,或称鹤间居士,亦不知何许人。来先生在读道光后华亭王氏族谱时发现附有王清瑞《鹤间草堂主人自述苦状》,又从此文中见“余辑《溃痈流毒》一书,详载始末”及题诗内称“《溃痈流毒》谁所为,嗟尔载编空激切”,这才考定此书辑者是王清瑞。又查到王清瑞后改名王清亮,字慕筠,乾隆五十三年生,江苏青浦人,一生以游幕为业。由此可见,来新夏先生读书甚广,且细心用功,故能触类旁通,找到解决疑难的佐证。

来新夏先生对书籍的版本流传也十分看重,许多笔记多寻根溯源,访查各种版本,如查慎行的《人海记》,咸丰年间,张士宽得其稿本“断烂丛杂”,张士宽为之校刊,认真精细。据张士宽说:“此书向未刊行”。但来新夏先生查找到道光《昭代丛书》壬集补编及沈氏世楷堂刊本等数种书籍,均在张士宽之前所刊,可见张氏之说不确。又如褚华的《沪城备考》,纠正上海县志之缺失,极为有用。该书在褚华生前并未刊刻,褚殁后,书归杨藻江家所有。至嘉庆时上海藏书家梅益征借得其原本,但已错乱缺失,且删改甚多。梅益征“细寻涂改之迹,融会参订,悉依原本足成之,得五门六卷。是《沪城备考》之成书,梅氏与有功焉”(见本书第351页)。但梅氏亦未能刻印此书,故叹曰:“噫!录之者尚有人,刻之者谁乎?”至光绪初,始由上海申报馆以活字本问世,但脱讹较多,未为善本。1935年上海通社又取旧家钞本,校其讹误,录其未刻,收入《上海掌故丛书》中,始得窥其书之全貌。由于来先生之求索考证,《沪城备考》之成书和传刻之曲折始末,方为世人所知。

清代笔记为研究清史极重要之资料,前辈谢国桢、张舜徽先生均有著作,创开辟蹊径之功。来新夏先生继谢、张之后尘,裒辑之广,用力之勤,心得之多,蔚为大观。

此书之后附《清人笔记中社会经济史料辑录》,广征博引,收集了许多重要史料,可供阅览引用,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。总之,来新夏先生《清人笔记随录》一书不仅是清史研究者所必备,即使业余爱好,工作之暇,消遣翻阅,其中朝章国故、风土人情、奇人文士、隽语逸事,亦可以增长见识,以资谈助。是为序。

(《清人随笔叙录》,来新夏著,将由中华书局出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